它山之石

首页 > 它山之石 > 正文

所谓缅怀,不必总是宏大姿态

发布时间:2014-01-08 09:01:56     作者/出处: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    阅读次数:[]

蒋璟璟(华西都市报评论员)

17日上午,邵逸夫抢救无效去世,享年107岁。除了邵氏电影王国和TVB给大家留下的记忆之外,邵逸夫对教育、医疗等事业的捐助也是巨大的贡献。

或早或晚,预料之中的告别,终究会来。邵氏突逝,曾经屹立的巨人,蓦地化作背影,飘摇摆曳、渐走渐远。身份各异的人们,一致的缅怀姿态。我们虽未必都与邵逸夫存有交集,但这位老人的一生,确乎影响了太多人的个体记忆。

怀念邵逸夫,一如怀念所有杰出者。在崇拜成功者与英雄的价值秩序内,这是再寻常不过的情绪。邵逸夫,既象征了营商创业所可达至的高度,也展现了某种处事为人的和融状态。基于此,其被普遍性认同和追忆,实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“邵氏身有君子风”,事业大成而“兼济天下”—此等行事做派,在现代话语体系里,可以被表述为企业家精神和慈善意识;而溯诸我们更久远的文化传统,则又对应着诸如儒雅、仁爱、宽厚等古朴词藻。

邵氏聚财无数、施财有道,几乎将自己塑造成典范样本。而从另一角度看,邵氏辞世引发轮番缅怀,也恰说明“巨富反哺社会”,仍是此间极为稀缺的风景。当遍地逸夫楼,成为热议一时的感伤话题,大众舆论所看重的,乃是通过这起离世事件,呼吁更多人“为富当仁”的可能。

为执着号召更多富人捐款行善,我们真诚地作出痛心疾首状,未免显得有些露骨的功利。而事实上,缅怀一个人,本可以有无数种动机。也许因为一部市井的影片,因为一段传奇的故事,因为某个残缺破损的片段,就足以构成我们纪念邵逸夫的足够理由。所谓哀悼,完全是私人化的行为,大可不必植入那一连串正确而宏大的命题。

缅怀邵逸夫,最当避免使其形象单薄化。请相信,保留对当事人最真实、鲜活和多元的形象记忆,实乃我们对大亨离世的最好回应。铭记仅仅是铭记,白描与实录而已,过度的选择、截取和再加工,似乎都显得有些多余。